18015581213
0512-65070317

最新最全小儿推拿真人穴位图示

返回
2014-05-12 918

1.七节骨又叫七节,位于背部正中督脉上,从命门(第2腰椎下凹陷中)至尾椎呈一直线。操作时用拇指桡侧面或示、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作直推,分别称为推上七节和推下七节。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,多用于虚寒腹泻,久痢等,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,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。

01.jpg

2.三关在前臂桡侧,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直线。用拇指桡侧面或示、中指面自腕推向肘,称推三关。屈宝宝拇指,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大推三关。此穴性温热能补气行气,温阳散寒,发汗解表。宝宝手脚冰冷,腹痛,腹泻,四肢无力及受寒引起的感冒等一切虚寒证时用。非虚寒病症慎用或禁用.


03.jpg

3.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,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直线。操作时用示、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,称清(推)天河水。此穴性温凉平和,能清热解表,泄火除烦,治疗热性病症,清热而不伤阴。宝宝感冒发热,潮热(发热如潮水定时而发,或按时热势增高),烦躁不安,口渴,惊风等一切热证时用

04.jpg

4.八卦或称内八卦,在以掌心为圆,从圆心到中指指跟横纹为半径的圆。用运法即指端在穴上,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;顺时针掐运称运八卦。顺运八卦能宽胸理气,止咳化痰,行滞消食;逆运八卦能降胃气,消宿食,增饮食。宝宝出现胸闷胀满,呕吐,咳嗽等宜顺运;没食欲,打嗝频作宜逆运

05.jpg

5.太阳,在眉后凹陷处。操作时,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,称推太阳。用指端揉该穴,称揉太阳或运太阳。向眼方向揉为补,向耳方向揉为泻。具有开窍,醒神的作用。一般宝宝头晕,头痛的时候可以用。

06.jpg


6.二马,又叫二人上马。在手背第四、五掌骨小头中间的后方凹陷中。用右手拇指和中指相对掐或揉二马穴,称掐揉二人上马。揉二马为补肾滋阴的要法,宝宝夜啼、遗尿、脱肛、体虚咳嗽等就可以多揉揉二马穴。

07.jpg

7.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。操作时,旋推为补,称补胃经;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,称清胃经。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为推胃经。具有清脾胃之湿热,和胃降逆的作用。宝宝吐奶、呕吐的时候,或者老是打嗝的时候,可以给孩子推推胃经。

08.jpg


8.小肠位于小指尺侧缘,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。操作时,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,称补小肠;反之则为清,称清小肠。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。具有清小肠及下焦湿热,分清泌浊的作用,临床多用于小便涩赤,不易排净,泄泻等症。宝宝小便发黄,舌头溃疡的时候可以用。


09.jpg

9.大肠经在示指桡侧,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。操作时从示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,称补大肠;反之为清,称清大肠。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。补大肠能涩肠止泻,固脱温中;清大肠能通利肠腑,除湿热,导积滞,并能清肝胆之火,及调理肠道。当宝宝拉肚子、大便有些硬时,可以给宝宝推大肠。

10.jpg

肾经,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。操作时,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,称补肾经;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,称清肾经。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为推肾经。补肾经能滋肾壮阳,强健筋骨;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。一般用于治疗小便赤涩,不易排净,尿多,尿频,尿急(指憋不住尿)等。

11.jpg